攀钢依托中试平台突破钛合金无缝管、眼镜架等创新材料关键技术
今年上半年,成都材料院紧紧抓住先进金属材料孵化加速园建设这一关键契机,充分发挥现有的4条中试生产线优势,重点推进了眼镜架用TB13钛合金丝材、高性能钛合金无缝管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等5个项目。目前,已成功开发出眼镜架用TB13钛合金丝材,并送至相关客户进行试用;同时,开展高性能钛合金无缝管批次试制工艺研究,成功按批次制备出高性能钛合金无缝管,为产业化进程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由成都材料院运营管理的先进金属材料孵化加速园,于今年年初获批建设,这是成都市为培育未来产业而推出的重要举措。该加速园精准聚焦航空航天、海洋装备、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,全力投入钒钛特钢新材料、高端零部件的研发与应用,致力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力求实现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工艺“从0到1”的重大突破。
近年来,成都材料院始终坚持“四链”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,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两手抓、两手硬。已建成4条中试生产线,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突破,成功开发出高精度免清洗钛合金丝材、高品质钛合金粉末等多项战略金属新材料产品,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技术根基。
其中,成都材料院研发的注射成形用球形钛合金粉末,已成功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。借助注射成形技术(3D打印),该粉末可生产表壳、手机框、表扣等钛合金3C电子产品零部件,为电子产品轻量化、高性能化提供了优质材料解决方案。钛合金丝材同样实现了规模化生产,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,成功应用于国家相关重大工程,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,更彰显了重要的社会价值。近三年,科技创业新产品市场合同订单量以年均100%的速度迅猛增长,市场前景一片光明。
在科研创新方面,成都材料院成果斐然。近年来,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,牵头或参与修订国际、国家行业标准40余项,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30余项,其中高价值专利达400余项,为行业技术规范和自身技术壁垒构建了坚实支撑。
成都材料院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先进金属材料孵化加速园将全力加快5个重点布局项目的研发及产业化孵化转化进程。预计将形成100吨/年钛及钛合金丝材、30吨/年球形钛粉、1.5万米/年钛合金无缝管材的生产能力,以及50吨/年特种金属材料热处理能力。通过这些举措,加速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以源源不断的新质生产力,推动钒钛特钢新材料更好地造福社会,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。